东莞市山水救援服务队:用脚步丈量责任 以专业守护生命
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排查身边灾害隐患”。在东莞谢岗镇,有这样一支队伍,他们以山为志、以水为名,用专业技能填补应急救援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5月10日,东莞市山水救援服务队队员们来到谢岗涌(谢岗镇段),例行开展冲锋舟训练。 当天上午,东莞市山水救援服务队的队员们身着红色救援马甲,驾驶冲锋舟,在河道上开展快速离靠岸、水上行驶、定点停靠等训练。 东莞市山水救援服务队队长 赵柱钦:2008年的时候看到汶川大地震(新闻),在废墟中好多人需要救援的,我也想自己参加救援队伍。谢岗有山有水,需要我们本土的救援力量。 2020年,赵柱钦通过严格训练,先后考取了心肺复苏、冲锋舟驾驶、水域救援等多项资质,随后开始参加应急救援工作。 2024年9月,赵柱钦组织成立东莞市山水救援服务队,至今拥有志愿者130人、正式队员36人,其中8人持有国家应急救援员证书,35人具备院前急救资质,更不乏无人机操作员、绳索救援专家和冲锋舟驾驶员。队伍下设医疗保障组、水域搜救组和山岳搜救组,每月开展两次实战演练,与消防、医院等单位紧密联动。 东莞市山水救援服务队队长 赵柱钦:去年的11月23号、24号,我们在银瓶山(开展)山岳搜救。当天非常的冷,又下大雨。我们有八个队员一起参加,我们带了热传感的无人机,还有绳索、医疗包、折叠担架,从晚上10点搜救到凌晨4点钟。 这样的案例并非孤例。队伍成立以来,已参与谢岗登山节、罗浮山助学骑行等大型活动保障,完成山岳搜救任务3次、水域救援2次。 面对山高水险,队伍配备专业装备:3台AED除颤仪、2艘冲锋舟、40套浮力马甲,还有生命探测仪、潜水装备等。 尽管所有装备均由队员自筹,运营资金来自内部捐款,但队伍管理毫不含糊。从出发前报备、任务中记录,到归队后复盘,带队人拥有绝对指挥权。这种半军事化模式,让这支“杂牌军”蜕变为高效团队。2024年清溪银瓶山搜救中,他们与消防队员协同作战,成功定位坠崖游客,获应急管理部门点赞。 据了解,东莞市山水救援服务队的目标是成为官方救援体系的补充力量。队伍计划扩大培训范围,2025年将走进学校、社区开展防灾科普,与广东科技学院共建实训基地。 赵柱钦表示,应急救援不能只靠热血,更需要科学化和专业化。哪怕多教会一个人逃生技能,就可能减少一场悲剧。 |
1、凡注明来源为“东莞阳光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否则以侵权论,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在摘编网上作品时,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。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,商洽处理。
联系邮箱:tougao076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