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焕新彩 黎村谭公诞传承四百年文脉
农历四月初八(5月5日),谢岗镇黎村村内鼓乐喧天、龙狮腾跃,第六代谭公诞非遗传承人谢容心带领村民举行传统祈福仪式,拉开了“2025年黎村谭公诞非遗文化节”的序幕。这场延续400余年的民俗活动,通过巡游展演、直播互动等形式,生动诠释了传统非遗的当代生命力。 谢岗镇党委委员黄景鹏,四级调研员、文联名誉主席刘爱文,以及谢岗镇文化服务中心、黎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现场观看活动盛况。 非遗展演矩阵:传统技艺与现代表达交融 活动当天,由200余人组成的巡游队伍从窑贝塘六角亭出发,舞龙、麒麟献瑞、英歌舞等非遗项目依次登场,沿途锣鼓喧天,村民夹道喝彩。 巡游终点黎村会堂的非遗展演更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:变脸、杂技与马灯舞同台,醒狮与汉服表演交织,展现非遗的多元形态。 非遗直播间主播赵宝琳通过镜头向网友展示黎村谭公诞盛况。据统计,活动直播累计观看量近1万人次。 谢岗非遗直播间主播 赵宝琳:舞龙舞狮啊,马灯舞那些表演非常的震撼人心。也觉得非遗文化能够传承这么久下来,让人很动容。因为这是一种传统文化,有那么多人在传承,让人觉得生活在一个文化非常丰富的一个家园里。 活动现场,村民与游客共享免费斋饭,搭配黎村松糕、刀切粄、银瓶大包等非遗美食,一口尝尽百年风味。 四百年文脉传承:从民间习俗到非遗品牌 黎村谭公诞始于元末,明清时期逐渐发展为集祭祀、祈福、民俗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。2016年,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活态传承模式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近年来,谢岗镇以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为指引,联合黎村村委会将传统节庆升级为非遗品牌活动,通过文旅融合激活历史记忆。 黎村谭公诞第六代非遗传承人 谢容心:谭公诞传承了400多年,我跟着我师傅第五代的(传承人)何英有,她从2000年开始就带着我,一直到2020年的时候,我继承了我师傅谭公诞的传统,然后我就一直做下去。这个是我们村的民族传统的文化,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,让我们村的人都团结一心。 日前,谢容心被东莞市政府正式认定为黎村谭公诞第六代非遗传承人,她表示,今年的活动保留了传统的祈福巡游环节,同时融入新媒体直播、汉服表演、非遗美食拼盘等创新形式,吸引年轻群体参与。 黎村谭公诞第六代非遗传承人 谢容心:(希望)我们的活动以后办的更好,让那些年轻人知道我们谭公诞这个节日。 谢岗非遗直播间主播 赵宝琳:我觉得这个非遗肯定是需要一脉相承的嘛,那我们年轻人作为传承人,可以投入很多自己年轻的想法,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嘛,然后让非遗灵活起来,传播的方式也更多。 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。当前,谢岗镇正依托银瓶山生态优势,串联崖山古迹、黎村古村落等文化地标,打造“可触摸的文脉”与“可沉浸的山水”。2025年,谢岗以建设全域旅游为目标,推动非遗与科技、商业等多元融合,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。 谢岗非遗直播间主播 赵宝琳: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谢岗有山也有水,欢迎大家来谢岗玩。 |
1、凡注明来源为“东莞阳光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否则以侵权论,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在摘编网上作品时,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。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,商洽处理。
联系邮箱:tougao076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