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岗村

2018年01月15日 10:15 0人参与 0条评论 >

谢岗村全景图.jpg

位置谢岗村位于谢岗镇北部,东与谢岗镇谢山村交界,西与谢岗镇赵林村相连,南、东南与樟木头镇、谢岗镇泰园社区接壤,北与惠州市沥林镇毗邻。

面积谢岗东起与谢山村交界始,西至赵林村,东西宽约3.2公里;南至樟木头镇,北至惠州市惠城区沥林镇交界处,南北长约5.7公里,总面积10.4平方公里,占谢岗镇总面积的10.1%。

建置 隶属明代,谢岗围村属东莞县归城乡。清初沿袭明制,属归城乡第五都。乾隆十九年(1754年),属京山司第五都。民国期间,谢岗围村属东莞县第三区大同乡。新中国建立初期,谢岗围村属东莞县第七区谢岗乡。1953年7月,属第九区谢岗乡。1955年9月,属东莞县桥头区谢岗乡。1957年12月,属谢岗大乡。1958年10月,谢岗村设生产大队,下辖10个生产小队,属樟木头人民公社管辖。1959年10月,设立谢岗农场,属樟木头人民公社管理。1961年6月,谢岗人民公社成立,谢岗农场改设为生产大队,属谢岗人民公社管辖。1983年8月,撤销生产大队,改设为谢岗乡,下设10个生产队,属谢岗区管辖。1986年11月,谢岗乡改称管理区,下设10个村小组,属谢岗镇管辖。1999年8月撤管理区建村,改称谢岗村民委员会,下辖虾村、林屋边、谢岗围、心田圩、树山村5个自然村,分设为10个村民小组。2015年12月未变。

立村沿革谢岗村约建于南宋咸淳六年(1270年,最早由谢氏先祖谢豫堂从南雄珠玑巷迁此立村。

姓氏 人口谢岗村迁入最早的是谢氏,后林、郭、罗、黄、张、赵 等姓氏相继迁入。至2015年,村内户籍人口共有姓氏88个,包括嫁过来的媳妇在内。其中谢姓人数最多为1934人,其次是林姓181人,其余姓氏以人数排序分别是郭、罗、黄、张、赵等。

20世纪50年代,谢岗村约有人口1800人。之后,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,部分人外出谋生或外逃香港,人口有所减少。至2008年,谢岗村有人口2902人。2015年,户籍人口上升为3053人,其中男1460人,女1593人。其间,随工商业发展,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谢岗村务工或经营。至2015年12月,谢岗村有外来人口3800人。

民居新中国建立前,谢岗聚落民房多为泥砖瓦面平房。新中国建立后,民房多改为青砖混土结构。20世纪80年代,民房多改建为一、二层的楼房。2000年以来,村民多将旧房改造为三、四层的楼宇,除自用外、大部分出租给外来人员居住或开商店之用。其间,部分村民在谢岗新区或邻近的樟木头、常平镇购房居住,旧屋全部租给外来人员。

农业新中国建立前,谢岗村经济以农业为主,主要种植有水稻、甘蔗、黄麻、蔬菜、荔枝、龙眼等。长时期以来,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,农作物产量很低。加之水涝干旱,十年九不收。20世纪50年代初,全村有耕地面积7000余亩,亩产两造年均不足100公斤。之后,通过兴修水利,推广良种,进行耕作制度改革以及生产结构调整,粮食产量虽有所提高,但受“大跃进”、“文化大革命”等影响,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幅度不大。1980年冬,谢岗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,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,粮食产量大增,年均亩产提高到800公斤。2002年,谢岗有鱼塘672亩,猪场15个。2005年以来,随工商业发展和农村城市化推进,谢岗村耕地面积大量减少。至2015年底,全村有鱼塘2220亩,年产2400吨。

工业新中国建立前,谢岗村有竹编、木制器具制作等手工业。1953年,谢岗村家庭手工业有农具厂、竹器、木器、制衣、酿酒等行业。1956年,实行社会主义改造,部分个体手工业转变为村办集体工业。到1973年,谢岗生产大队工业产值为26万元。砖厂逐渐成为谢岗工业的龙头产业,农副业加工主要有碾米、榨油加工场。1980年,村引进第一家“三来一补”企业——谢岗乡毛织厂,由谢姚淦商人投资,有工人130人左右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,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并建成新城工业园,园区面积561亩,相继引进企业20多家。2002年,全村有厂房面积17.83万平方米,其中集体建厂房17座,面积6.8万平方米;外商建厂房15座,面积6.28万平方米;私人建厂12座,厂房面积4.75万平方米。2012年,广东粤海高端装备技术产业园项目落户谢岗镇,征用谢岗村土地3400多亩。2015年底,全村共有工业企业105家,主要产品有;毛衣、纸箱、电子、五金、服装、灯饰、纸品等。

商业清末,谢岗已形成墟市,是博罗、东莞两县交界处的物资集散地,当时墟市兴旺,上市的商品主要有铁器、蔬菜、蔗糖、棉花、布匹、药材、食盐、煤油、生烟、谷米、火柴等日用品。

新中国建立后,实行公私合营,小摊贩被取消,商业经营由供销社包揽经营。20世纪60年代,一度取消墟市,村内设立代销店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和部分生产资料。改革开放后,商业经济逐步恢复。1993年,村建立农贸市场1个,有大小摊档60余个。其间,随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,村内开始出现小吃店、杂货店、成衣店及大型商场、酒店等。2002年,谢岗村域有百货、日杂、五金、照相、理发、医药、银行、电信、农贸市场和投影场。至2015年,全村有各类店铺543家。

人民生活新中国建立前,由于生产力低下,人民生活处于半饥半饱状态。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,农民分得了土地,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,人民生活有所改善。20世纪60年代,由于受“左”的影响,人民生活水平下降,当时每个劳动力工分分值最高仅1元左右,最低为0.08元;人均分配口粮40斤左右。改革开放后,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提高。2010年,谢岗村组集体收入1321.6万元,人均年收入11911元。至2014年底,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达到约2.46亿元。2015年,村经济总收入2404.7万元。村民生活随之发生较大变化,住房由建国初期的人均不到20平方米,提高到2015年的50平方米,出行亦由过去的自行车、摩托车,改换为小汽车。2015年,全村共有小汽车1526辆,平均每百户拥有50辆。

文化新中国建立前,谢岗、谢山村合办1个剧团——岗山粤剧团,演职员有50多人,配有乐器和服装,可演出成套节目,经常受邀到周边村、镇以及惠州等地进行巡演。其间,谢岗村民定期开展游会,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进行。

新中国建立后,游会逐渐消失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岗山粤剧团改称为谢岗生产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。20世纪70年代初,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解散。1978年,岗山粤剧团恢复,改称为岗山文艺宣传队,两年后解散。之后,随村民生活的改善,群众的文化体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。到2015年,村内有图书室1个,展览室、文化娱乐室、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各1个。

教育新中国建立前,谢岗有2间私塾。1925年,谢超万在谢岗大宗祠创办东莞县第二十八义务国民小学(简称二十八小),有学生几十人。后停办。1935年,谢芳全的女儿和她的丈夫在宗智公祠合办姚谢伴田义学,约于1942年停办。1947年,谢鹤亭在大宗祠创办小学一所,学生150人左右。1952年改名为谢岗小学。1958年改称为谢岗生产大队小学,1961年改名为谢岗中心小学。2015年,全村有幼儿园1间,在校幼儿450人。从2000年至2015年,谢岗村相继有515名学生考入大学,其中本科生225人,专科生290人。

体育新中国建立前,谢岗村有舞狮队6个,有水艇2~3条,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进行竞赛。

20世纪50年代,舞狮、龙舟、武术均取消。60年代,谢岗村开始于每年春节举行篮球、拔河比赛等,一直延续至今。

文物古迹2015年,谢岗有建于明末的古民居,分布在谢岗村宗智公祠的左、右、后方,少量保存较好。民居以红砂石作墙基,水磨青砖外墙,房屋排列整齐,巷道为花岗岩石条铺砌。民房建筑风格整齐划一,家家门前都有二级石阶,花岗岩石门框,进门是天井,然而是第二重门,饮食起居地。民居主要由三条小巷“尚德坊”、“崇文里”、“兴隆里”组成一个建筑群。另外,村境内还有谢氏大宗祠、瓶轩祖大赢房、简生公祠、大庙(即关帝庙)、珠铁岗洪圣公庙、宗智公祠等。

人物谢岗村著名人物有:南宋末(约公元1270)曾任广西柳州知府的谢豫堂;明代有武举人谢玄清、谢世选、谢职、谢圣、谢旦;民国时期有曾任国民革命军少将参谋长谢超文,曾任国民革命军团长的谢文辉、谢学延;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空军通信团团长的谢耀伦等。

荣誉2004年被市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人民调解工作“先进单位” ;2005年被市委、市政府评为“村民自治先进村”和“文化达标村”,2006年被市委、市政府评为“文明村”:2007年被评为“无黑网吧达标村” “固本强基市级示范点” “固本强基市级标兵单位” :2010年被市评为“东莞市环境优美村” “党建带团建” 先进单位、被市体育局评为“体育先进村” :2011年被市评为“新莞人服务工作先进服务站”,被市档案局、民政局、农业局一起评为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点”:2012年被市评为“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”“东莞市特色党建示范区”。


编辑: 罗立概
版权声明:
1、凡注明来源为“东莞阳光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否则以侵权论,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在摘编网上作品时,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。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,商洽处理。
联系邮箱:tougao0769@qq.com
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