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山村

2018年01月15日 10:13 0人参与 0条评论 >

格式工厂谢山村.jpg

位置谢山村位于谢岗镇东部。东与惠州市沥林镇毗邻,西与谢岗村相接,南与樟木头接壤。省道S357莞惠公路从村境北部横穿而过,广梅汕铁路、莞惠轨道交通等两条铁路平行从村境横穿东西。

境域面积谢山村呈脚掌状分布。东起谢岗金满湖度假村,西至谢山桥,东西宽约1.3公里;南从樟木头镇国营林场始,北至惠州市沥林镇,南北长约2.5公里,总面积3.9平方公里。

建置隶属清乾隆九年(1743年),谢山村属东莞县归城乡第五都。乾隆十九年(1754年)属京山司第五都。民国期间,属东第三区大同乡。新中国建立初,属第七区谢岗乡。1953年7月属第九区谢岗乡。1957年12月,属桥头区谢岗大乡。1958年10月,属樟木头人民公社谢岗生产大队。1959年10月,属樟木头人民公社谢岗农场。1961年6月,属谢岗人民公社谢岗生产大队。1962年与谢岗分开,与大厚合并为1个生产大队,称大山生产大队。1976年大山生产大队撤销,设立谢山生产大队,下设3个生产队,仍属谢岗人民公社管辖。1984年初,谢山生产大队与墟镇、新青村合并成立墟镇人民政府,属谢岗区管辖。1986年11月,谢山与墟镇分开,设立谢山管理区,下设3个生产队。1999年8月撤区建村,改称谢山村民委员会,下设3个村民小组。2014年1月撤销村民小组,直接由村委会统筹,至2015年12月未变。

立村沿革     谢山村于清乾隆九年(1743年)立村。据谢氏宗谱记载:谢氏祖谢照公第二十一传孙赤石公,为谋求发展,寻找宜居之地。发现距谢岗围东不远处有一小山岗,竹林茂盛,周围水沟纵横湖泊很多,是养殖禽畜的好场所,再远观南方群山连绵起伏,宝山似猛龙出水之势,十分壮观。于是赤石公携6个儿子迁居此处,并取村名为谢山。至2015年,谢氏已繁衍十二代。

姓氏人口   谢山最早由谢姓开基,除嫁进来的媳妇外,没有其他姓氏。20世纪90年代,由于户口政策等原因,很多出嫁的姑娘户籍没有迁出,其他姓氏增多。至2015年,村内户籍人口共有姓氏54个,其中谢姓人数最多448人,其次是罗姓36人,其余姓氏有张、黄、李、邓、刘、林、陈等。

1948年,全村人口约60户345人,其中男164人,女181人。1950年,总人口为90户402人,其中男211人,女191人。2008年,全村人口3138人,其中户籍人口538人,男226人,女312人;外来人口2600人,男1520人,女1080人。2015年12月,全村有人口3225人。其中户籍人口635人,男285人、女350人;外来人口2600人,男1625人,女975人。

民居新中国建立前,谢山聚落民房多为泥砖瓦面平房。新中国建立后,民房多改为红砖混土结构。20世纪80年代,民房多改建为二、三层的楼房。1995年,谢山管理区集体规划土地给村民自建楼房,村民从旧房搬进新村,故称谢山新村。有的在谢岗新区购房,除自用外,大部分出租给外来人员居住或开商店之用。

农业新中国建立前,谢山经济以农业为主,主要农产品有水稻、甘蔗、黄麻、蔬菜、荔枝、龙眼等。长时期以来,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,农作物产量很低,加之水涝干旱,十年九不收。20世纪50年代初,全村有耕地1800余亩(包括水田),亩产两造年均不足150公斤。之后,通过兴修水利,推广良种,进行耕作制度改革以及生产结构调整,粮食产量虽有所提高,但受“大跃进”“文化大革命”等影响,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幅度不大。1980年冬,谢山大力发展养殖业,到2002年谢山有鱼塘368亩,猪场2个。之后,随谢岗镇工商业发展,村耕地面积大量减少。至2015年底,全村有耕地面积48亩,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,年产200吨。

工业    新中国建立前,谢山有煮糖、碾米、制作木制器具等手工业。20世纪50年代中期,个体手工业逐步转变为队办集体工业。村集体设立砖瓦窑厂4个,有辗米厂1个,榨糖厂1个,60年代停办。1989年,村引进第一家“三来一补”企业——香港嘉昌玩具厂。90年代中期,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相继建成2个工业区,即第五工业区、银湖工业区。到2002年,全村共有工业企业28家,厂房面积16.7万平方米,其中集体建厂房3座,面积3.2万平方米;私人建厂房20座,厂房面积5.63万平方米;外商建厂房5座,厂房面积7.87万平方米。至2015年,谢山村共有工业企业38家,其中外资企业5家。主要产品有:塑胶玩具、家具 、灯饰、塑胶、五金、电子等。

商业 新中国建立前,谢山有小杂货店1个,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品。20世纪60年代,谢岗公社供销社在谢山设立代销点1个,主要经营生产、生活用品和饮食材料。改革开放后,国家对商业实行开放搞活政策。1980年,村内开设1家私人经营的小卖部。2000年,村集体建农贸市场1个。至2015年,全村有私营及个体工商户289户,从业人员1000余人,年商品零售额达1200万元。

人民生活    20世纪50年代,谢山村民收入很低,人年均不足百元。60年代,谢山生产大队劳动日分值约0.5元,人年均收入约230~250元。改革开放后,随谢山工工商业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1990年,谢山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,人均纯收入1125元。1993年,谢山集体经济收入上升到38万元,人均纯收入近2100元。2015年,谢山集体总收入1158万元,人均纯收入18236元。是年,全村共有小汽车153辆。

教育     民国时期,谢山有1间私塾,名为“梯云书室”,学生约有10—20人,1948年停办。新中国建立初期,重新建立学校,由于教学条件落后,利用村的一间祠堂作为教学之用。1952年进行教育改革,校舍是由村民筹资所建,共4间课室,6个班,有学生约80人。改革开放以来,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,完善教学设施。1995年,村投资100多万元建成谢山小学。该校占地面积10亩,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,在校学生120多人,有6个教学班。到2008年,谢岗镇实行联合办学,谢山村学生集中到谢岗镇中心小学就读,谢山小学校舍改成首之宝幼儿园。到2015年,全村有1间幼儿园,在校幼儿450人。从2000年至2015年,谢山村相继有90多名学生考入大学,其中本科生40多人,专科生50多人。

文化体育   新中国建立前,谢岗、谢山村合办1个剧团—岗山粤剧团,演职员50多人,配有乐器和服装,可演出成套戏剧,经常受邀到周边村、乡以及惠州等地进行巡演。粤剧团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解散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谢山建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。70年代初解散。1978年,恢复建立岗山粤剧团,两年后解散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新中国建立前,谢山有舞麒麟、醒狮、龙舟赛(水艇赛)等体育活动,新中国建立后一度取消。改革开放后,随村民生活的改善,群众体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。到2015年,村内有图书室、村史展览室、文化娱乐室、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各1个,文化广场1处。

文物古迹 明末清初,谢山村有60多座古民居,且保存完好。其中炮楼仔(小炮楼),于清朝咸丰元年(1850)建成,占地面积250平方米,楼高16米,砖木结构,格局为中厅、侧厅、内房间三部分,1949年前由于没有拜祭供奉先祖的地方,将祖先遗像放在炮楼内进行拜祭,1952年后为村府办公之用,1959年成为村小学教室,1971年后作为生产队粮食仓库,1995年谢山管理区集体规划的土地给村民自建楼房,村民从旧房搬进新村,旧村搬迁后逐渐荒废。

谢山村有古墓一座(村民称土名为坟头):修建年代暂难考究,占地面积500平方米,青砖石灰沙砌成,座西向东,为赤石公之妻姚氏之墓,历年经过数次重修,至今基本保持完整。每年清明、重阳两节日,有谢岗围和谢山村民去拜祭。村头有泥笆墙(围墙):周长约1000米,有3个围门,修建年代不详。

荣誉2010年被东莞市人民政府授予“东莞市市容环境优美村”称号,2010年被东莞市人民政府授予“平安社区”称号,2013年被东莞市人民政府授予“东莞市生态村”称号。 


编辑: 罗立概
版权声明:
1、凡注明来源为“东莞阳光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否则以侵权论,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在摘编网上作品时,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。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,商洽处理。
联系邮箱:tougao0769@qq.com
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